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新闻资讯  >  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突围困局探讨分析

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突围困局探讨分析
更新时间:2012-10-26      阅读:1812

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突围困局探讨分析

中国行业研究网  日期:2012-10-24

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已然成为跨国企业的掘金场,而且,外资还在不断进入。与之相对应的是,缺乏雄厚资金与技术的国内医疗器械企业,在小、散、乱的行业现状下,如何突围成为zui紧要的事情。

  “跨国公司进入中国,(涉及的)产品附加值越来越高,2004、2005年开始,这种趋势特别明显。而且跨国企业正在不断将生产研发的一部分移到中国,基于这种大环境,国内公司要有好的发展,必须进行重大改变。”康辉控股(中国)公司执行官杨利波在Device China 2012中国医疗器械高峰论坛上表示。

  国内市场失守

  公开资料显示,我国人均医疗器械分配额很低,仅为5.46美元,这与美国的309.77美元、日本的111.53美元、欧洲的122.59美元相比,相去甚远。同时,我国70%的在用医疗器械设备是上世纪80年代前的产品,医疗器械产业产值仅为制药产业的五分之一。

  “CT、MI、核磁共振,在这个行当里面我们几乎没有国产的产品,基本上被进口的产品垄断。”江苏省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王捷表示。

  除了输出产品,跨国公司还通过收购国内企业来获得本土*,并在中国成立总部和研究中心,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。今年8月,zui大的医疗器械公司之一美敦力刚在上海成立除欧洲和美国外*家创新中心,美敦力表示,创新中心的成立体现了公司“本土化”的决心。

  杨利波表示,通过对跨国公司的分析,zui后真正在中国有强大竞争力的就是充分本土化的跨国公司。

  软银中国主管合伙人华平表示,医疗器械行业有两个特点让企业很“纠结”。一是医疗器械行业壁垒很高,但规模往往不大,利润却又很高;二是周期长,从投入到退出的可预见性是一大问题。

  *往往伴随着高风险,高额的投入与较长的回报周期让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。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CEO刘毓文认为,医疗器械跟制药行业还有区别。“医疗器械不像做药,有一期、二期、三期到临床的过程,周期相对短一些,但问题是竞争也会更激烈,而且需要有持续研发创新的能力。”
 
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